好名网 > 民俗百科 > 百科知识 >

大雪节气标志着什么

时间: 宋佳 百科知识

大雪节气标志着什么

大雪指的就是大雪节气,是我国24节气中的第21个节气,冬季的第3个节气,标志着冬季的开始,一般在每年公历的12月7日-8日这段时间,这个时候太阳到达黄经255度。 “大雪,11月节。大者,胜也。” 就是说大雪是在11月,从这天开始就要下很大的雪了,但要注意这里雪并不一定指真正的雪,意思更多的是指进入11月天气就会逐渐的开始变冷。

大雪此节气天气特点

【昼短夜长】

大雪节气是一年中黑夜最长的一个节气,并且是黑夜加长的最后十五天,过了冬至之后,太阳经过南回归线,开始北返,白昼也就开始一天天加长了。所以冬至也可以称为“阴至”,是冬季的“太阴”之气增长的顶点。

【天地闭塞】

在太阳的照射下,地面的空气受热上升,遇到高空的冷空气之后,就会凝结成雨雪落下来,这个过程就是地气上升,天气下降,阴阳交感而生万物。小雪三候为:“闭塞而成冬”,也就是地气不升,天气不降,天越高,地越远,上下不通,所以草木枯萎,万物凋零。

大雪是对小雪节气的延伸,其“闭塞”的力量更强了,地气沉,天气升,上下闭塞,万物不动,所以冬月也叫“畅月”,为充实之月,也就是“充电”的时候,进补的最佳时节。

大雪习俗

【吃雪菜】吃雪菜煮汤大雪节气前后,不少新鲜雪菜也逐渐上市。食疗专家介绍,雪菜又叫雪里蕻,属于性温,味甘辛的蔬菜。雪菜含有较多的维生素C,有助于增加大脑中氧含量,起到醒脑提神的作用。此外,雪菜还含有胡萝卜素和大量膳食纤维,尤宜于老年人及习惯性便秘者食用。相对于大家习惯食用的腌制雪菜而言,天寒时节不妨来碗雪菜汤。

大雪节气含义及由来

“大雪”节气,通常在每年的12月7日(也有个别年份的6日或8日)。太阳黄经达255度时,为二十四节气之一的“大雪”。大雪,顾名思义,雪量大。古人云:“大者,盛也,至此而雪盛也。”到了这个时段,雪往往下得大、范围也广,故名大雪。

大雪节气,通常在每年的12月7日(个别年份的6日或8日),其时视太阳到达黄经255度。《月令七十二候集解》说:“至此而雪盛也。”大雪的意思是天气更冷,降雪的可能性比小雪时更大了,并不指降雪量一定很大。相反,大雪后各地降水量均进一步减少,东北、华北地区12月平均降水量一般只有几毫米,西北地区则不到1毫米;大雪,雪的大小按降雪量分类时,一般降雪量5.0-10毫米。

这时我国大部分地区的最低温度都降到了0℃或以下。往往在强冷空气前沿冷暖空气交锋的地区,会降大雪,甚至暴雪。可见,大雪节气是表示这一时期,降大雪的起始时间和雪量程度,它和小雪、雨水、谷雨等节气一样,都是直接反映降水的节气。

大雪天气的特点

华北和黄河流域气温降至0℃以下

节日在大雪天,除了华南南部和云南南部,全国大部分地区都进入了冬季。东北部和西北部的平均气温低于-10°C,黄河流域和华北地区的气温也稳定在0°C以下,黄河流域逐渐积雪,而在北方地区,已经被雪覆盖了。

南方偶尔会有降雪

但在南方,特别是在广州和珠江三角洲,植被依然茂密,干燥的感觉还是很清楚的。北方的气候与北方的气候大不相同。南部冬季气候温和,雨雪少,平均气温为零比长江中下游高2℃4℃。 降雨量仅占年降水量的5%左右。 偶尔降雪,大部分出现在1月和2月; 地面上的积雪三五年一度难以见到。中国南方薄雾笼罩的下午,这时候,南方的气候仍然是雾蒙蒙的特点,一般的十二月是大雾的一个月。 雾通常出现在清晨,无云或多云,气象称为辐射雾。 “十雾九晴”的雾在下午更为消散,午后的阳光将显得格外温暖。

4959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