好名网 > 取好名字 > 百家姓 >

百家姓中文姓和寇姓的来源

时间: 春林2 百家姓

说到姓氏,大家肯定都会想到《百家姓》这本古代儿童必读的启蒙读物吧,《百家姓》中的姓氏都是经过不断的再分化,才形成了现在的1000多个中华姓氏的,下面小编为大家收集整理了“百家姓中文姓和寇姓的来源资料”,欢迎阅读与借鉴!

百家姓中文姓和寇姓的来源

文姓的来源

一、姓氏源流

1、出自于姬姓,是以谥号命名的姓氏。据《风俗通义》等有关资料所载,商朝末年,居住于渭河流域的周族逐渐强盛起来,商王文丁感到周的威胁,就找借口杀了周人(姬姓)的领袖季历。季历之子姬昌即位后,励精图治,深得国人拥戴,被商纣王封为西伯。因西伯声望太高,纣王又找借口将西伯囚禁,后释放。西伯归周后, 以贤臣姜尚为辅佐,先后吞并了虞、芮、黎(今山西长治西南)、崇(今河南嵩县北)等国,并建丰邑(今陕西长安沣水以西)作为国都,形成了“三分天下”的局面,其实力超过商王朝。西伯在位50年,他死后,其子周武王继承了他的遗志,完成了灭商大业,于公元前11世纪建立了周朝,建都于镐(今陕西长安沣水以东),追谥西伯为周文王。文王的支庶子孙中有以他的谥号“文”为姓氏的,称文氏。是为陕西文氏。

2、出自周代卫国将军文子之后。据《姓氏考略》等所载,西周初年建立的卫国(周分封的姬姓诸侯国,初建都于朝歌<今河南淇县>,又迁都于楚丘<今河南滑县>,后又迁都帝丘<今河南濮阳>,前209年,为秦所灭),至春秋时期的卫献公时,有个将军叫孙文子,是个很有声望的人物,孙文子的子孙有以祖字为氏,称文氏,是为河南文氏。

3、出自姜姓,为炎帝后裔姜文叔之后。根据有关资料所载,西周初,周武王封炎帝裔孙太岳之苗裔文叔于许(在今河南许昌市),建立许国,为姜姓诸侯国。春秋时,许国受郑楚所迫,经四次迁都,前576年迁叶(今河南叶县西南),前553年迁城父(今安徽亳县东南),前529年复迁叶,前524年迁白羽(今河南西峡)前506年迁至容城(今河南鲁山县东南),战国初年为楚所灭(一说灭于魏),子孙四散。除有以原国名“许”为氏外,还有以许国开国君主文叔之字为氏,就是文姓。

4、出自妫姓,为妫满之裔孙,是以谥号命名的姓氏。战国时,齐国(今属山东)有贵族田文,是齐威王的孙子,号称孟尝君,门下有食客数千,是当时有名的政治家。后来齐国贵族田甲叛乱,孟尝君逃到魏国(西周时分封的诸侯国,在今山西芮城北),在魏任相国,死后谥号文子。其后人也有以“文”为氏的,是为山西文氏。

5、出自敬姓避讳改姓。五代后晋时,为避晋高祖石敬塘之名讳,“敬”姓改为“文”姓。如宋代文彦博、文天祥,其祖先(在唐五代时)皆为敬姓。

二、迁徙分布

早在春秋战国时期,即有文氏族人播迁于江淮一带。春秋末年,楚国人文种,在越国任大夫,辅佐越王勾践,君臣刻苦图强,终于灭亡吴国。西汉庐江舒县(今安徽庐江西)人文翁,景帝末年任蜀都守,对当地文化发展有贡献,其后代有一支在四川发展繁衍。西汉至三国时期,居住在河南的文氏,主要分布在开封、南阳、永城、固始等地。固始县东南有文古城遗址,出土有汉代文物,传为文姓族人世居之地。唐代以后,文氏在全国分布较为广泛,并称盛于山西和江南。

据考证,文姓在中国最常见的汉族姓氏中居于第100位。近新加坡等国有文姓华侨。

三、郡望堂号

【堂号】

信国堂、正气堂:宋代文天祥为左丞相,封信国侯,进屯潮阳,元将张弘范掩至,文天祥被俘,拘燕三年不屈,作《正气歌就义》。

【郡望】

燕门郡:战国赵武灵王置郡,秦、西汉治所在善无(今山西右玉南)。相当于今山西河曲、五寨、宁武等县以北、恒山以西、内蒙古黄旗海、岱海以南地区,东汉移治阴馆(今山西代县西北)。

四、历史名人

文祥:清代洋务派首领之一,盛京(近辽宁沈阳市)正红旗人。他曾历任清朝工部右侍郎、吏部右侍郎,1861年充任总理衙门大臣,参加“祺祥政变”。后官至武英殿大学士、军机大臣。他奉行奕忻的主张,竭力推行洋务“新政”。

文廷式:政治名人,江西萍乡人,光绪进士,曾任翰林院侍读学士。他赞成光绪亲政,支持康有为发起强学会,因而受到慈禧太后的嫉视,被参革职。戊戌变法发生后,东渡日本。他能诗词,也有慨叹时事之作,著有《云起轩诗抄》、《闻尘偶记》等。

文康:小说家,满洲镶红旗人,曾官徽州知府,后改任驻藏大臣,以病未就任,卒于家中。晚年作有《儿女英雄传》。

文徵明:明代书画家,长洲(今江苏吴县)人,诗文书画皆工,由精于画。他与沈周、唐寅、仇英合称“明四家”,名重于时,子弟甚多,人称“吴门派”

文彭:篆刻家、书画家,文徵明长子,继承家学,亦善书画,而精于篆刻,风格工稳,与何震并称“文何”。

文嘉:画家,文徵名次子,工小楷书,善画山水,笔墨秀润,兼能花卉。

文彦博:北宋宰相,汾州介休(今属山西)人。他前后任事约50年之久,名闻四夷,后被封为潞国公。

文天祥:吉州庐陵(今江西吉安)人,1276年任南宋右丞相被派往元军中谈判,后被扣留。脱险后,南下福建与张世杰、陆秀夫联合抗元。1278年被俘,作《过零丁洋》以明志。后被押送至元大都,几经威逼利诱,始终不屈。1283年1月9日遇害。

文种:春秋时楚国人在越国任大夫,辅佐越王勾践,君臣刻苦图强,终于灭亡吴国。后勾践听信谗言,赐剑命他自杀。

文氏祠堂对联资料

文(Wén)姓出自于姬姓,是以谥号命名的姓氏。商朝末年,居于渭河的周族逐渐强盛,商王文丁感到周的威胁,借口杀了姬姓领袖季历。季历之子姬昌即位后,励精图治,深得国人拥戴,被商纣王封为西伯。后又找借口将西伯囚禁,西伯归周后,以贤臣姜尚为辅佐,先后吞并了虞、芮、黎(今山西省长治)、崇(今河南省嵩县)等国,形成了“三分天下”的局面。西伯在位五十年。周朝建立后,武王追谥父亲西伯为周文王,后人有以此谥号为氏者,尊周文王为得姓始祖。

济人利物雁门郡;

震古铄今正气堂。

——全联典指文姓的郡望和名堂。

太学传诗说礼;

徽州惩恶抚民。

——上联典指晋初尚书文立,蜀汉时曾在太学传授《毛诗》、《三礼》,历官太子中庶子、卫尉。下联典指明代监察御史文献,巡按北直、云南、河南,所到之处,贪官恶吏望风而逃,以治行卓越著称一时。

蜀郡守兴农教化;

越大夫定策灭吴。

——上联典指西汉官吏文翁,景帝末,为蜀郡守,兴修农田水利,重视教育,又在成都兴罗办学校,入学者得免除徭役,并以成绩优异者为郡县吏。武帝时令郡国皆立学校,自文翁始。卒后蜀人祀之。下联典指春秋时越国大夫文种。越国被吴国击破,勾践困守会稽。文种献计,到吴随赂太宰嚭,得免于亡国。勾践入吴为人质,文种主持国政,君臣刻苦图强,终于灭了吴国。

报国萦怀,文章正气;

啼鹃带血,义节丹心。

——全联为南宋民族英雄、右丞相文天祥。1278年在广东海丰被元军所俘,期间作《过零丁洋》诗示以抗元之志。后被押送元大都,迭经威胁利诱,始终不屈,在狱中所作《正气歌》,尤为世人传颂。1283年1月9日被害。文天祥《金陵驿》诗中有“从今别却江南路,化作啼鹃带血归”诗句,表达了身虽死而魂魄犹念宋室的心愿。

吴门画派,兼八法丹青之胜;

石室先生,擅一竿山竹之精。

——上联典指明代书画家文徵明,号衡山居士。擅诗文书画,尤善书画,工行草,精小楷。与祝允明、唐寅、徐祯卿并称“吴中四才子”之誉。他名重当代,学生甚多,形成了“吴门画派”。与沈周、唐寅、仇英,合称“明四家”。世称其画兼有赵孟頫、倪瓒、黄公望之长。下联典指宋代诗书画家文同。文同,字与可,号笑笑先生。官司封员外郎。善画竹及山水。元丰间,出守湖州,故亦称文湖州。有《丹渊集》。

囚不惜死,活不枉生,豪杰丹心酬宋室;

孔曰成仁,孟曰取义,文章正气震元邦。

——全联为南宋民族英雄文天祥。文天祥就义时其妻欧阳氏收尸时,见其衣袋中有文赞曰:“孔曰成仁,孟曰取义”其妻见诗句后说:“我夫不负国,我安能负夫!”遂自刭而亡。

附:

潼川世业;

潞泽家声。

——此联为佚名撰文氏宗祠“三芝堂”堂联。

烟楼世泽;

正气家风。

——此联为佚名撰文氏宗祠“正气堂”堂联。

宋廷柱石;

文庙馨香。

——此联为佚名撰文氏宗祠“正气堂”堂联。

弹铗始知皆琐旅;

枕戈方信是雄才。

——此联为北宋大臣文彦博《阅史有感》诗句联。

犹留正气参天地;

永剩丹心照汗青。

——此联为南宋民族英雄文天祥祠联。

洛社英凤昌百代;

文山浩气壮千秋。

——此联为文玉钦撰文姓宗祠通用联。上联典指三国魏大将文聘。下联典指南宋民族英雄文天祥。

洛邑耆英,出将入相;

庐陵正气,取义成仁。

——佚名撰文姓宗祠联。上联典指北宋大臣文彦博,司马光为相时,请他任平章军国重事,后加太师衔,封潞国公。与富弼、司马光等人在洛阳组织耆英会,为一时盛事。下联典指南宋大臣、文学家文天祥。

忠季昭明,奚啻青天白日;

襟怀潇洒,浑如秋月晴云。

——佚名撰文姓宗祠联。上联典指南宋民族英雄文天祥。下联典指宋代诗书画家文同。

寇姓的来源

一、姓氏来源

1是上古周朝时,苏忿生为周武王司寇,其子孙以官名为姓,相传姓寇;

2是古代春秋时,卫康叔为周司寇,支孙以官为姓,亦相传姓寇;

3是从鲜卑族演化过来的,鲜卑族中有口引氏,后汉化时取发音近似的“寇”字为姓。

二、郡望堂号

汉置冯诩郡,现在陕西省大荔县。

望出 冯诩、河南。

三、历代名人

寇询——字子翼。东汉上谷昌平人。光武帝

(刘秀)时拜河内太守,随光武出征再到颖川,当地士绅向光武说:“愿从陛下复借寇君一年”。后因以“借寇”为地方挽留官吏之典故。

寇准——字平仲。宋华州下邦人。太平兴国四年(979年)进士,官至参知政事。景德元年(1004年),契丹入侵,准任同平章事,力排众议,促使真宗亲征,进驻擅州督战,与契丹订檀渊之盟。后为王钦若等所谗罢相。天瘩初年复相,封莱国公。又被丁谓等排挤降官。后贬死雷州。终年62岁。仁宗时追赠中书令,溢忠憨。

寇英杰——字粥臣。山东利津人,少年入伍第二次直奉战争后,任湖北 陆军第二混成旅旅长、湖北陆军第一师师长,授陆军中将、将军府植威将军、授涵威将军。民国14年10月,任吴佩孚部第二路军司令。民国15年3月,吴佩革任命为豫军总司令,督办河南军务收束事宜。民国16年(1927年)1月去职,寓居天津。抗日战争爆发后,任汪伪政府参谋本部上将参议。

寇氏祠堂对联资料:

寇(Kòu)姓出自己姓,以官名为氏。得姓始祖:苏忿生。上古时昆吾人周武王的司寇,(司寇的官职,设于夏殷,专门负责掌管刑狱方面的事务,相当于现在的司法官。到了春秋时代就没有了这一官职)。其子孙以官名为姓,相传姓寇。

源自昆吾,姓承司寇;

宗开冯翊,望出河南。

——全联典指国姓的源流和郡望。

兴学劝农行善政;

明经端品量非凡。

——上联典指北周骠骑大将军寇俊。累官梁州刺史,入关拜秘书监。兴学劝农,有惠政。下联典指东汉雍奴侯、汝南太守寇恂。经明修行,人称长者。卒谥威,图形云台。

莱国孤忠。止赈灾恤患;

北门锁钥,扬宋室声威.

——全联典指北宋政治家北宋大臣寇准,为人刚直。景德元年(1004年),辽军南侵,寇准力排众议,反对南迁,并促使宋真宗前往澶州(今河南省濮阳)督战,与辽订立“澶渊之盟”。封莱国公。仁宗时追赠中书令,溢忠憨。

附:

三千世界笑谈里;

百万貔貅杯酒中。

——此联为湖北省巴东县寇公(准)祠联。

好向上天辞宝贵;

却来平地作神仙。

——此联为宋代文学家魏野赠寇忠愍(准)联。

蒨桃献诗,惜缣有意;

白门工曲,落溷谁怜。

——佚名撰国姓宗祠联。上联典指北宋·寇准尝赐诸妓每人一缣,其妾蒨桃献诗讽之。诗云:“一曲清歌一束绫,美人犹自意缣轻,不知织女寒窗下,多少功夫织得成。”下联风典指明末名妓寇白门工于度曲,为朱国弼所娶,国破后流落乐籍中。

揭众名于县门,欢输逋赋;

植双柏于官署,爱比甘棠。

——佚名撰国姓宗祠联。全联典指北宋大臣寇准。

3701