好名网 > 民俗百科 > 百科知识 >

花朝节还被叫做什么节

时间: 宋佳 百科知识

民间传说花朝节为百花之神生日。宫廷民间皆剪彩条为幡,系于花树之上,名叫“赏红”,表示对花神的祝贺。此日如天朗气清,则预兆一年作物的成熟。一船士民,于花朝日俱各至郊外看花游春,这是中国人民最富诗意的传统节日之一,与八月十五的中秋,分别称为“花朝”与“月夕”。

花朝节来临时,民间盛况可谓非凡。“百花生日是良辰,未到花朝一半春。万紫千红披锦绣,尚劳点缀贺花神”,清人蔡云的这首《咏花朝》正是对旧时江南民间庆贺百花生日风俗盛况的写照。花朝节这天,人们除了要游玩赏花、扑蝶挑菜、官府出郊劝农之外,旧时一些地方在花朝节这天还有女子剪彩花插头的习俗,到了清代,花朝节又有“赏红”之俗,闺中女郎剪五色彩缯粘花枝上,谓之赏红。

结束语:花朝节在唐宋时在宫廷、民间流传甚广,到了明、清时期,花朝节仍为文人雅士们时常提及,但不知什么原因,这一传统节日后来却日渐式微,最后仅存在于我国广西宁明、龙州一带壮族人民的生活中,但近些年来,随着保护弘扬民族文化的呼声,花朝节作为富有民族特色和文化内涵的传统节日,再次走进了人们的视线,不少地方开始举办花朝节活动了。

花朝节传统习俗

习俗一:种花挑菜

在我们老家有句老话叫:“正月栽竹,二月栽草木”,花朝节,正值农历的二月,这一天有栽花种树的习俗,就和我们现在说的植树节有些类似,不过都是选择自己喜欢花草树木来栽。

除了这个还有有挑菜的习俗,也就是挖野菜,这个时候的野菜正好鲜嫩,尤其是荠菜这些,采摘一点回家,烹饪好和家人一起吃,味道也足够的鲜美。

习俗二:晒种祈丰

花朝节是农历的二月十二,是一个大吉的日子,这个时候,阳光正好,家家户户会把家里的竹篾给摆放出来,然后晒各种种子,按照民间的传言,得凑齐“百样种子”,以祈丰收。而且还会用当天的天气,来预测今年的年景。

习俗三:制作花糕

这个习俗是在唐朝比较的盛行,据说武则天非常爱花,每年到了农历二月十二花朝节的这一天,她就会让宫女采集百花,接着把它和米一起捣碎,再蒸制成糕,用做好的花糕来赏赐群臣。

制作好的花糕,透着浓浓的花香,后来上行下效,很快就在民间开始你流传,为此到了花朝节,这一天,就会开始制作花糕。

习俗四:踏青赏花

要说最受欢迎的习俗,那一定是踏青赏花,因为花朝节在惊蛰前后,此时正值百花盛开之际,人们就会开始去野外踏青,不仅可以欣赏美景,还能陶冶情操放松心情。

记得在晋人周处所撰的《风土记》中写道:“浙间风俗言春序正中,百花竞放,乃游赏之时,花朝月夕,世所常言”。正好是游赏踏青的好时候,怎么能错过这个绝佳的机会呢?

习俗五:祭花神

我们知道这个节日最早,就是因为祭祀花神和产生的,当时人们对花神的一种崇拜,去庙里烧香,或者是在花树下祭祀行礼,为春天祈福。

清代文人有诗云:“尚劳点缀贺花神“,从这里我们也可以看到,祭祀花神的习俗并不久远。

花朝节的起源

花朝节的起源可以追溯到春秋战国时期。当时,人们相信万物有灵,花卉也有神灵。每年春天,当万物复苏,百花盛开的时候,人们会举行祭祀活动,祈求花卉神灵保佑一年的丰收。这种习俗逐渐演变成了花朝节。到了唐代,花朝节已经成为了国家法定的节日,皇帝和文武百官都会参加庆祝活动。

花朝节有哪些习俗

1、踏青、赏红挂红:也有种花、栽树、采戴荠菜花、文人宴饮赋诗、男童蓄顶发、女孩穿耳洞等习俗。

2、挂“花神灯”:夜间在树枝上挂“花神灯”,这是姑娘展示自己好手艺的时候。

3、拜花神庙:众多的花农花贩及从事其他种植业的农民会集花神庙前,杀牲供果或演戏。

4、吃百花糕:据说,百花糕是唐朝女皇武则天的发明。有一年的花朝节,武则天率众位宫女游园赏花。看到那些千娇百媚、争奇斗妍的花儿,她突发奇想让宫女们采集各种花朵,回宫之后和米捣碎,蒸制成香糯可口的糕点,就是百花糕。以后,每逢花朝节武则天都把百花糕作为礼物赏赐给大臣们。

5、预测天气:民间还有以“花朝日”天气晴雨预卜年成丰欠的,谚云:“有利无利,但看二月十二。”这天,切忌有雷雨,民谚曰:“雷打百花心,百样无收成。”

花朝节盛况

“百花生日是良辰,未到花朝一半春。万紫千红披锦绣,尚劳点缀贺花神”,清人蔡云的这首《咏花朝》是旧时江南民间庆贺百花生日风俗盛况的写照,而吴自枚在《梦粱录·二月望》中对当时杭州一带的花朝节盛况作了更为详细的描述,此处不再详引。在花朝节这天,人们除了要游玩赏花、扑蝶挑菜、官府出郊劝农之外,旧时一些地方在花朝节这天还有女子剪彩花插头的习俗,如明马中锡《宣府志》载:“花朝节,城中妇女剪彩为花,插之鬓髻,以为应节。”到了清代,花朝节又有“赏红”之俗,清顾禄《清嘉录·二月》“百花生日”条亦言:“(二月)十二日,为百花生日,闺中女郎剪五色彩缯粘花枝上,谓之赏红。”清人张春华在其《沪城岁事衢歌》一诗中亦云:“春到花朝染碧丛,枝梢剪彩袅东风。蒸霞五色飞晴坞,画阁开尊助赏红。”

花朝节在唐宋时在宫廷、民间流传甚广,到了明、清时期,花朝节仍为文人雅士们时常提及,如明末文学家袁宏道在其《满井游记》一文中即有“燕地寒,花朝节后,馀寒犹厉”这样的文字,乾隆年间的进士洪亮吉在其《花朝日阻风江口望采石太白楼,咫尺不得上》一诗中亦有“今朝花朝无一花,今夕月夕亦无月”这样的诗句。不知什么原因,这一传统节日后来却日渐消亡了。目前,花朝节仅存在于我国广西宁明、龙州一带壮族人民的生活中。湖北省武汉市新洲区旧街镇的花朝节虽盛行八百余年而至今不衰,但早已失去了旧时的诗意,而演变成一个商贾云集,影响远及鄂、豫、皖三省十几个市县的大型农贸交流会了。除此之外,花朝节已鲜为人知、很少有人提及了。

6716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