好名网 > 宝宝起名 > 男孩 >

论语中男孩子霸气的名字

时间: 小恒2 男孩

许多文化水平较高的父母,喜欢从中国古典的诗词歌赋中寻找。给男孩起个有文学出处的名字,可以有很丰富的内涵。《论语》是四书之一,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,里面的许多句子和词汇都是非常有哲理和文化意味的,用来给男孩子起名比较好。那根据论语可以起哪些霸气的男孩名字呢?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论语中的男孩霸气名字,希望大家能够喜欢。

论语中男孩子霸气的名字推荐

1、彬彬

出处:子曰:“质胜文则野,文胜质则史。文质彬彬,然后君子。”

解释:“文质彬彬”指人的文采和实质配合适当,形容气质温文尔雅,行为举止端正,文雅有礼貌。因此“彬彬”作为男孩名,可寓意其非常有才华,而且做人很正派。

2、三省

出处:曾子曰:“吾日三省吾身。为人谋而不忠乎?与朋友交而不信乎?传不习乎?”

解释:省(音xǐng)指检查、察看,“三省”指多次检查、反思。用在男孩的名字中,可寓意孩子有善于反省自己,能不断地改正自己的缺点,持续进步并走向成功。

3、谨信

出处:子曰:“弟子,入则孝,出则悌,谨而信,泛爱众,而亲仁。”

解释:“谨”字指谨慎、慎重,“信”指诚信。“谨慎”作为男孩的名字,可寓意孩子做事非常认真谨慎,善于思考,并且言而有信,不轻易违背承诺。

4、德修

出处:子曰:“德之不修,学之不讲,闻义不能徙,不善不能改,是吾忧也。”

解释:“德之不修”指对品德不去修养。人生在世,道德修养是非常重要的。因此,给男孩起名“德修”,可寓意孩子能不断提升自己的道德品质,做个成功的、高尚的人。

5、依仁

出处:子曰:“志于道,据于德,依于仁,游于艺。”

解释:“依于仁”的意思是以仁为凭藉。自古以来,仁者总是非常无敌的,做事情也多能成功。因此,“依仁”这个名字给人一种很大气的感觉,指男孩有仁心,受人欢迎。

6、文忠

出处:子以四教:文、行、忠、信。

解释:文:文献、古籍等。忠:尽己之谓忠,对人尽心竭力的意思。“文忠”作为名字,可寓意男孩精通文献古籍,非常有文化有文采,而且做事能持之以恒,待人忠诚专一。

7、天德

出处:子曰:“天生德于予,桓魋①其如予何?”

解释:“天生德于予”意思是说:上天把德赋予了我。因此,“天德”用做男孩的名字,可指孩子本性良善,天生就有高尚的德行。

8、弘毅

出处:曾子曰:“士不可以不弘毅,任重而道远。仁以为己任,不亦重乎?死而后已,不亦远乎?”

解释:“弘毅”指弘大刚强而有毅力。“弘”、“毅”二字本身就给人一种霸气的感觉,组合成名字,寓意男孩有恢弘的气魄,有坚韧的毅力。

论语中男孩子霸气的名字取名小技巧

1、参考历代典籍诗文

对于给宝宝起名,中国一直有:“男楚辞,女诗经,文论语,武周易”这样的说法。《诗经》中的某些词句用来给女宝宝做名字,在今日看来仍不失清新,用得好可使人平添一股独特的书卷气。 比如:林徽因,她的名字出自《诗经·大雅·思齐》的 “思齐大任,父王之母。思媚周姜,京室之妇。大姒嗣徽音,则百斯男。”“徽音”是美誉的意思。后来林徽因改名是她为了和一位叫林微音的男士有所区别,后把“音”改成“因”。

2、美善起名法

自古以来,长辈们都希望给孩子起个美好的名字,寄托他们良好的祝愿,虽然理想与现实往往有差距,但有个好名字毕竟能给人一个良好的印象,所以有美善含义的名字屡见不鲜,经久不衰。 中国的汉语言文化包含着丰富的思想内容,在浩瀚的词海中,可以说每一个字都有其所指,都有其特定的含义,可以有选择地选一些含意美好的词命名。

3、典故起名法

什么叫典故起名法呢?通俗地说,就是用古代文献中一句有意义的话,从中挑选一、二个字来命名,譬如毛主席,字润之,"泽东"与"润之"意思相辅相成,用的是《孟子·滕文公上》的一句话:"若夫润泽之,则在君与子矣。"

4、旁征博引取名

给宝宝取名的时候更多的还是会用到一些古诗文,这是我们传统文化的精粹,这些句子稍加改动或是直接选取字或词就是个好名字。

论语中男孩子霸气的名字大全

敏学:子曰:敏而好学,不耻下问,是以谓之‘文’也。

政德:子曰:“为政以德,譬如北辰,居其所而众星共之。”

恭安:子温而厉,威而不猛,恭而安。

行信:子以四教:文、行、忠、信。

默识:子曰:“默而识之,学而不厌,诲人不倦,何有于我哉?”

里仁:子曰:“里仁为美,择不处仁,焉得知?”

敏行:子曰:“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。”

君儒:子谓子夏曰:“女为君子儒!无为小人儒!”

辅仁:曾子曰:“君子以文会友,以友辅仁。”

时习:子曰:学而时习之,不亦说乎?有朋自远方来,不亦乐乎?人不知而不愠,不亦君子乎?

志行:子曰:“父在,观其志;父没,观其行;三年无改于父之道,可谓孝矣。”

喻义:子曰:“君子喻于义,小人喻于利。”

明远:子曰:“浸润之谮,肤受之诉,不行焉,可谓明也已矣。浸润之谮,肤受之诉,不行焉,可谓远也已矣。”

贤齐:子曰:“见贤思齐焉,见不贤而内自省也。”

思行:季文子三思而后行。子闻之,曰:“再,斯可矣。”

2057